咨询热线:0755-36624777
大项目专线:13682333449

新闻中心

News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动态 >
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项目的通知
2021-09-16
各有关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以下简称共享航次计划)用于资助海洋科学考察船和潜水器(以下简称考察船和潜水器),为必需进行海洋和极地科学考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调查设施保障,以确保考察任务的实施,获取海洋和极地现场观测资料,推动海洋科学调查资料共享,培养和增强海洋科技人才出海考察经验,促进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设施资源合理利用,为提升我国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及促进全球、区域海洋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科学考察需求征集情况

  地球科学部于2021年6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上发布了共享航次计划科学考察需求的征集通知。共收到普惠型航次搭载需求申请522项,来自60家依托单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基金项目类型;收到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科学考察航次需求(含普惠型航次基础上强化突出重大科学考察需求)11项。

 

  二、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资助计划

  经专家审核、论证,本着科学、合理、经济和公平的原则,确定445项可以搭载以下11个普惠型航次。本年度将组织不超过3个普惠型航次基础上的重大科学考察航次和不超过3个独立的重大科学考察航次。

  拟组织渤黄海航次、东海航次、长江口航次、台湾海峡航次、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综合航次、南海中部海盆综合航次、珠江口-南海西部综合航次、南海地球物理航次、西太平洋航次、东印度洋航次、北部湾航次等11个科学考察航次,鼓励在普惠型航次基础上强化突出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考察研究。

11个普惠型航次和4个普惠型航次基础上的重大科学考察航次的详细要求,包括航次的科学目标、调查区域、调查时间和调查内容等,每个航次包含的搭载需求项目。

其中“十二、东海航次暨东海跨陆架碳输送过程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2-02+NORC2022-301)”和“二、东海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2-02)” 在组织时将二选一;“十三、珠江口-南海西部航次暨南海西部涡旋亚中尺度过程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2-07+NORC2022-302)”和“七、珠江口-南海西部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2-07)” 在组织时将二选一; “十四、东印度洋航次暨90°E海岭“物理-生化”耦合动力学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2-10+NORC2022-303)”、“十五、东印度洋航次暨东北印度洋俯冲带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2-10+NORC2022-303)”和“十、东印度洋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2-10)” 在组织时将三选一。

  6个独立的重大科学考察航次的详细要求,包括科学目标、调查区域、调查时间和调查内容等。

  根据共享航次计划规划发展需要,拟设立“一、共享航次计划海洋调查装备共享战略研究”和“二、共享航次计划数据质量控制最佳实践战略研究”2个共享航次计划战略研究项目。

  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详细资助计划

  一、渤黄海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1)

  1 科学目标

  以认识渤黄海海域海洋环境变化为目标,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和海洋气象、海洋大气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及固定断面调查。获取该海域水体、沉积物样品及相关环境参数,以揭示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渤黄海海域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理。

  2 调查区域

  渤海和黄海。

  3 调查时间

  2022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各1个航段,每个航段调查时间不少于15天。

  4 调查内容

  开展包括海洋水文和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大气化学等多学科大面站调查以及新研发的海洋探测仪器海试,采集相应的生物、海水和沉积物样品,并在重点海域设置连续站观测。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包括:渤海海峡断面(37.9°N 121.2°E—38.6°N 121.4°E)、北黄海断面(37.7°N 122.9°E—39.2°N 124.1°E)和36°N断面(36.0°N 121.0°E—36.0°N 124.0°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渤海海峡断面和北黄海断面站位间隔不大于15′,36°N断面站位间隔不大于30′。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400~5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渤黄海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1)。

 

  二、东海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2)

  1 科学目标

  开展东海海洋动力、化学、生态和沉积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及固定断面调查。揭示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东海陆架海域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响应过程、特征与机理,深化认识东海陆架环境的演变过程。

  2 调查区域

  东海。

  3 调查时间

  2022年春季和秋季各1个航段,每个航段调查时间不少于20天。

  4 调查内容

  航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和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和海洋沉积环境等参数的观测,采集相应的生物、海水和沉积物样品。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30°N断面(30.0°N 122.7°E—30.0°N 125.9°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30′。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300~4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东海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2)。

 

  三、长江口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3)

  1 科学目标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本航次开展该区域内的水动力、物质输运、沉积特征、生态与环境等综合科学考察,及固定断面调查,聚焦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物质输运及其生态与环境效应。

  2 调查区域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

  3 调查时间

  2022年冬季、夏季和秋季各1个航段,每个航段调查时间不少于15天。

  4 调查内容

  航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和气象、沉积特征、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态等参数观测,采集相应的生物、海水和沉积物样品等。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长江口断面(31.8°N 121.1°E—30.4°N 124.0°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15′。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300~4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长江口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3)。

 

  四、台湾海峡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4)

  1 科学目标

  开展台湾海峡海洋动力、化学、生态和沉积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包含固定断面调查。揭示台湾海峡不同季节生态环境特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地质地貌与水文动力环境,以及海-陆-气的耦合与相互作用。

  2 调查区域

  以台湾海峡,邻近河口为重点海域,并酌情扩展。

  3 调查时间

  2022年夏季、秋季各1个航段,每个航段调查时间不少于15天。

  4 调查内容

  多参数走航观测、CTD剖面、海洋生态、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物采样、大气采样、水流观测、研制设备搭载等。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包括:台湾海峡(北)断面(26.4°N 120.3°E—25.8°N 121.2°E)和台湾海峡(南)断面(23.3°N 117.2°E—22.0°N 118.5°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15′。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140~2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台湾海峡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4)。

 

  五、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5)

  1 科学目标

  针对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海域海洋动力、化学、生物及地质环境的特点,开展该海域的海洋水文、气象、生化和沉积特征等多学科的综合断面调查、锚系布放或回收、样品采集等,为该海域的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研究提供科学数据。

  2 调查区域

  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海域。

  3 调查时间

  2022年春季、夏季各1个航段,每个航段调查时间不少于30天。

  4 调查内容

  航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和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和海洋沉积环境等参数,以及长期观测仪器的布放或回收等。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520~6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5)。

 

  六、南海中部海盆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6)

  1科学目标

  为深入理解南海中部海盆深水区域海洋动力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开展海洋动力、化学、生态和沉积学等多学科综合调查,包含固定断面调查。揭示海气界面、海底界面过程及其环境与气候效应,关注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南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2调查区域

  南海中部海盆。

  3 调查时间

  2022年春季或夏季1个航段,调查时间不少于50天。

  4 调查内容

  南海中部海盆水文、气象、大气化学,海洋化学、生物、生态,海洋地质、沉积物,以及调查设备的布放和回收等。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18°N断面(18.0°N 110.0°E—18.0°N 119.0°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30′。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500~6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南海中部海盆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6)。

 

  七、珠江口-南海西部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7)

  1 科学目标

  了解珠江口至琼东与南海西部海域夏季海洋锋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海洋热力结构的长期变化趋势,通过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和海洋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调查研究,及固定断面调查,获取区域海洋样品和环境参数记录,更好地理解珠江口、琼东与南海西部的海洋环境变化规律。

  2 调查区域

  珠江口-琼东至南海西部。

  3 调查时间

  2022年,调查时间不少于60天。

  4 调查内容

  海洋水文与气象参数测量;海洋生物、生态与海洋化学参数测量与取样;海底沉积物取样等。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珠江口断面(22.3°N 113.8°E—19.7°N 114.8°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15′。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500~6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珠江口-南海西部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7)。

 

  八、南海地球物理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8)

  1 科学目标

  以南海陆缘及深海盆深部结构及地质过程为目标,揭示陆缘盆地区断裂带分布、变形特征及新生代沉积过程,分析洋陆过渡带区的伸展变形特征及破裂机制,厘清深海盆壳-幔结构及深部动力学过程,为南海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观测数据。

  2 调查区域

  南海。

  3 调查时间

  2022年,调查时间不少于50天。

  4 调查内容

  多道地震(MCS)探测、海底地震仪(OBS)探测、多波束测深、海底大地电磁、浅地层剖面、海底热流探测、海底磁力测量等。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350~45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南海地球物理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8)。

 

  九、西太平洋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9)

  1 科学目标

  以西太平洋物理海洋、生化、生物和地质过程研究为主,开展多尺度环流变异、营养盐

  循环、生态结构、海气交换和沉积过程现场观测,及固定断面调查,为认识西太平洋对我国气候和近海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区域

  菲律宾以东至165°E海域(0°-38°N)。

  3 调查时间

  2022年,调查时间不少于80天。

  4 调查内容

  物理、生化、生物、和地质海洋相关的现场观察、取样和实验。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包括:21°N断面(21.0°N 117.0°E—21.0°N 133.0°E)和130°E断面(21.0°N 130.0°E—8.0°N 130.0°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1°。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800~9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9)。

 

  十、东印度洋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10)

  1 科学目标

  开展热带东印度洋(从孟加拉湾口、赤道东印度洋到爪哇岛以南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出流海域)关键海区的水文气象、动力和生态环境综合考察,及固定断面调查。研究热带东印度洋特别是赤道海洋现象形成机理,观测季风爆发前上层海洋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为提高亚洲季风系统爆发的预测能力和探明该海域初级生产力和渔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区域

  热带东印度洋海区,调查区域范围(80°-104°E,12°S-15°N)。

  3 调查时间

  2022年,调查时间不少于65天。

  4 调查内容

  水文断面站及连续站(CTD+ADCP)、海洋气象观测、表层沉积物、生物生态和化学采水等。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包括:赤道断面(0.0° 80.0°E—0.0° 93.0°E)和87°E断面(15.0°N 87.0°E—10.0°S 87.0°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1°。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650~75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东印度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10)。

 

  十一、北部湾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11)

  1 科学目标

  以认识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和机理为目标,开展北部湾海洋水文、气象、生物和化学等多学科综合调查,获取现场观测资料和样品,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理,为北部湾生态环境保护和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区域

  北部湾海区,调查区域范围(105.5°-110.0°E,17.0°-22.0°N)。

  3 调查时间

  2022年夏季和冬季各1个航段,调查时间不少于50天。

  4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基础水文数据、水文断面站及连续站(CTD+ADCP)、海洋气象观测、表层沉积物、生物生态和化学调查等作业。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160~2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北部湾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11)。

 

  十二、东海航次暨东海跨陆架碳输送过程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2+NORC2022-301)

  1 科学目标

  该项目要求包括东海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2)和东海跨陆架碳输送过程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301)两部分内容。

  开展东海海洋动力、化学、生态和沉积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及固定断面调查。揭示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东海陆架海域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响应过程、特征与机理,深化认识东海陆架环境的演变过程。

  选择东海跨陆架碳输送的关键海域,获取碳循环的相关参数,开展跨陆架输运过程对碳输送和埋藏等关键过程的研究,探究东海碳循环过程的空间格局,估算跨陆架碳输送通量,揭示东海海域碳汇潜力及对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2 调查区域

  东海。

  3 调查时间

  2022年春季和秋季各1个航段,每个航段调查时间不少于20天;此外,东海跨陆架碳输送航次科学考察随东海航次执行,每个航段调查时间不少于7天。

  4 调查内容

  航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和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和海洋沉积环境等参数的观测,采集相应的生物、海水和沉积物样品。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30°N断面(30.0°N 122.7°E—30.0°N 125.9°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30′。

  开展东海上升流区、浙闽沿岸穿刺锋面区和跨陆架交换关键动力区等典型区域碳循环主要参数的现场调查、走航观测和实验分析等。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400~5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东海科学考察实验研究暨东海跨陆架碳输送过程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2+NORC2022-301)。

 

  十三、珠江口-南海西部航次暨南海西部涡旋亚中尺度过程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07+NORC2022-302)

  1 科学目标

  该项目要求包括珠江口-南海西部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7)和南海西部涡旋亚中尺度过程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302)两部分内容。

  开展珠江口至琼东与南海西部海域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包括固定断面调查,为研究并揭示珠江口、琼东与南海西部的多尺度海洋动力与热力过程、海-气相互作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地质构造与演化等提供科学数据。

  通过对南海西部典型中尺度涡旋的多学科强化观测,深入研究涡旋的三维精细结构、多尺度动力和热力过程及环境效应,加深对涡旋的亚中尺度过程的形成与演变特征的认识,阐明亚中尺度过程对海洋物质能量循环和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推动海洋多学科、跨尺度前沿交叉研究发展。

  2 调查区域

  珠江口-琼东至南海西部海域,以及南海西部中尺度涡旋海域。

  3 调查时间

  2022年,调查时间不少于75天,其中针对涡旋亚中尺度过程的调查时间不少于15天。

  4 调查内容

  航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与气象要素观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生态要素观测和样品采集,海底沉积物取样等。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珠江口断面(22.3°N 113.8°E—19.7°N,114.8°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15′。

  为揭示南海西部中尺度涡旋精细结构和亚中尺度过程,该航次还须开展高分辨率的水文与气象要素观测、海-气界面通量观测、生态与生物地球化学关键要素观测等。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620~70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珠江口-南海西部科学考察实验研究暨南海西部涡旋亚中尺度过程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7+NORC2022-302)。

 

  十四、东印度洋航次暨90°E海岭“物理-生化”耦合动力学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10+NORC2022-303)

  1 科学目标

  该项目要求包括东印度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10)和90°E海岭“物理-生化”耦合动力学航次(NORC2022-303)两部分。

  开展热带东印度洋(从孟加拉湾口、赤道东印度洋到爪哇岛以南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出流海域)关键海区的水文气象、动力和生态环境综合考察,包括固定断面调查。研究热带东印度洋特别是赤道海区海洋现象、过程形成机理,观测季风爆发前上层海洋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为阐明该海域海洋环境演化、多圈层相互作用和提高亚洲季风系统爆发的预测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围绕90°E海岭设置若干关键调查区,开展海洋环流动力学、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生态学以及海洋沉积学等多学科联合观测,对比研究并揭示与各自区域动力系统关联的热带东印度洋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的特征、机理、演变规律及其气候效应;结合水平和垂直方向生物群落分布及碳氮循环,明确海洋动力过程对海洋生物分布和陆源及生源物质沉积分布的贡献,揭示热带东印度洋的动力过程、物质循环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之间的耦合或协同关系。

  2 调查区域

  热带东印度洋海区,调查区域范围(80°-104°E,12°S-15°N)及90°E海岭的5°N和12°S关键区域。

  3 调查时间

  2022年,调查时间不少于80天,其中针对90°E海岭关键调查区的调查时间不少于15天。

  4 调查内容

  本航次为采用大面CTD停船作业和采水器样品采集、走航海表气象及辐射等边界层观测、走航ADCP海流观测及定点锚系潜标长时间序列、大面站浮游生物拖网、长时间序列沉积物捕集器收放、全水深浮游生物连续采集等方式进行调查,在部分站位进行垂直、水平

  视频记录器投放、可视化多通道柱状取样、长柱状重力活塞沉积取样等。使用的调查船应具备开展上述作业内容的能力。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包括:赤道断面(0.0° 80.0°E—0.0° 93.0°E)和87°E断面(15.0°N 87.0°E—10.0°S 87.0°E);90°E海岭关键海域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1°。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850-95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东印度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暨90°E海岭“物理-生化”耦合动力学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10+NORC2022-303)。

 

  十五、东印度洋航次暨东北印度洋俯冲带航次

  (航次编号:NORC2022-10+NORC2022-303)

  1 科学目标

  该项目要求包括东印度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10)和东北印度洋俯冲带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303)两部分内容。

  开展热带东印度洋(从孟加拉湾口、赤道东印度洋到爪哇岛以南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出流海域)关键海区的水文气象、动力和生态环境综合考察,及固定断面调查。研究热带东印度洋特别是赤道海洋现象形成机理,观测季风爆发前上层海洋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为提高亚洲季风系统爆发的预测能力和探明该海域初级生产力和渔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东北印度洋印缅俯冲系统研究,揭示板块超级斜向俯冲的成因、特征及其对大地震和海啸的控制机理;开展东北印度洋海底碳埋藏通量研究,揭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海洋碳汇的演变规律和主控机制,为碳循环机制和国家“一带一路”提供科技支撑。

  2 调查区域

  热带东印度洋海区,调查区域范围(80°-104°E,12°S-15°N),以及东北印度洋。

  3 调查时间

  2022年春夏,调查时间不少于80天。其中针对东北印度洋俯冲带调查时间不少于15天。

  4 调查内容

  水文断面站及连续站(CTD+ADCP)、海洋气象观测、表层沉积物、生物生态和化学采水等。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包括:赤道断面(0.0° 80.0°E—0.0° 93.0°E)和87°E断面(15.0°N 87.0°E—10.0°S 87.0°E);调查内容至少包括温度、盐度、深度、海流、营养盐、叶绿素、溶解氧剖面和常规气象;站位间隔不大于1°。

  地球物理方面开展海底地震(OBS)、反射地震(MCS)、无人机航磁测量、重磁电、多波束海底地形联合海洋探测试验。

  必须调查的固定断面包括:赤道断面(0.0° 80.0°E—0.0° 93.0°E)和87°E断面(15.0°N 87.0°E—10.0°S 87.0°E)。

  5 拟资助直接费用

  拟资助直接费用850~950万元。

  6 申请项目名称

  申请项目的名称应为: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东印度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暨东北印度洋俯冲带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10+NORC2022-303)。

 

  三、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共享航次计划项目需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提出申请。

  1. 申请共享航次计划科学考察项目的依托单位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申请单位须提供共享航次计划考察船或潜水器;

(2)申请单位具有考察船和潜水器的所有权或管辖权。申请单位不拥有考察船和潜水器所有权的,申请时应当提交考察船和潜水器租用合同。合同内容应当明确租用目的是申请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科学考察项目,租用期限应当覆盖科学考察项目执行期;

(3)考察船和潜水器必须符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相关法规规定的适航条件,并且具有实施多学科综合型科学考察的经验和良好记录;

(4)考察船和潜水器所搭载的考察设施先进、齐备、状态良好,符合相关海洋调查、质量和标准计量管理认证规定,满足科学考察基本要求;

(5)考察船和潜水器须配备必要的技术支撑人员。

  2. 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共享航次计划科学考察项目:

(1)申请人须为所在单位考察船和潜水器管理的部门负责人;

(2)首席科学家须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科学考察项目申请。首席科学家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出海科学考察经验且承诺执行出海考察任务。重大科学考察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应对项目总体设计、搭载召集以及实现项目的科学目标和预期成果负主要责任。申请人与主要参与者非同一单位的,主要参与者所在单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

(3)科学考察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 个。

  3. 重大科学考察航次首席科学家申请条件及共享航次计划战略研究项目申请条件分别见附件3和附件4。

  (二)限项规定

  共享航次计划项目不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制。科学考察项目首席科学家同年度只能参与1项同类项目申请。上年度已获科学考察项目资助及获资助后尚未按计划执行出海科学考察航次的首席科学家,本年度不得作为首席科学家参与申请该类项目。

  (三)研究期限

  共享航次计划科学考察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自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其中出海考察期限为2022年。针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的科学考察项目的研究期限不超过4年,出海科学考察期间一般为2022年1月1日至结题前一年的12月31日之间。共享航次计划战略研究项目研究期限具体要求见附件4。

  (四)申请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不符合项目指南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2. 为更好地凝练航次的科学目标、提高航次组织效率及考察研究效果,共享航次计划年度项目指南发布后,拟任首席科学家须向专家组办公室提交首席科学家申请简表,搭载项目负责人须向专家组办公室提交首席科学家预评估意见表。上述文件将作为项目评审的重要参考资料。未按时提交首席科学家申请简表者视为自动放弃当年申请,未按时提交首席科学家预评估意见表者视为自动放弃搭载。

  3. 搭载项目如需调整所在航次,须向专家组办公室提出申请并得到明确答复。申请调整搭载航次一般应与提交首席科学家预评估意见表同步进行。搭载项目不得与科学考察项目直接确定调整搭载航次。

  4. 科学考察项目在提交申请书时应承诺:

  了解并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实施方案(试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调查资料管理与共享服务办法(试行)》。

  (五)咨询联系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

           联系电话:01-62317474。

  2.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联系人:冷疏影,电话:010- 623269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1年9月16日

 

上一篇:关于下达2021年技术改造倍增专项重大项目奖补扶持计划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开展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企业认定2021年第二次申报受理工作的通知